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篇

篇一: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5 篇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 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 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 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 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 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 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 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 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 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 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 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

   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 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 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 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是教育健康、 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 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 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理 念与实践。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 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 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 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 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 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 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 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 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 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 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师,一 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

  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

  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 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 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 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 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 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 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 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 开杂志,打开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 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 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 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

   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 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 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 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 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 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 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 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 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 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 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 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 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 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 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 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 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 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 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 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 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 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3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 101 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 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 101 个教育小 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 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 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 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 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

   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 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 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 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 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 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 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 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 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 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 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4

  假期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

  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 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 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 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 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

  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 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 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 96 分还是不够, 似乎只有 100 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 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 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 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 40 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

  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 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 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 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 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 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 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 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 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

  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 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 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

   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 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 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下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 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 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 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

  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 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 们的手中。我们就应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 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 的,不仅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 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好处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 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 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 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 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 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5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 101 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 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 101 个教育小 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 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 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 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 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 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 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 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 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 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 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 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 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 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

   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 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篇二: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6 篇)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 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阅读。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 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 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 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 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 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一样将爱播 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 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 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 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 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育

   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 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 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 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 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 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 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 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 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 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 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 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 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 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 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

   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 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 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 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 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 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 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 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 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 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 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 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 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 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 “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 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 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 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 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 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 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 101 条推 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 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 101 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 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 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 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 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 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 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 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 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 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 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 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

   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 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

  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3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 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 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 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 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 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 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 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 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 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 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 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 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

  

篇三: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一)

  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 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 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 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 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 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 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 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 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 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 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 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 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 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 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 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 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 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 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1/2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 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 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 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 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 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必须注意几 点: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学生人格;三、惩戒 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 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 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 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 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 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2/2

  

篇四: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序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一个世界近在阅 读之中。下面就是 整理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 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 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 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 向慈母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 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 “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 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 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 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 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 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 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 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 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 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 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 页,可以说每 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 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 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 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 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 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 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 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 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 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 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

   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 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 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 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 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 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 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 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 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假期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 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 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 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 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 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 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 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 96 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 100 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 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

  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 40 分钟,谁能 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 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 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 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 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 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

  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 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 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 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 放下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 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 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

  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就 应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 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 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好处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 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 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 101 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 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 101 个教 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 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 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 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 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 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 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 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 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 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 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一切学生。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 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 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 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 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

   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 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 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 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 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 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篇五: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Judging a person is of course not by his statements, but by his actions, not by what he claims to be, but by what he does and what he actually is.勤学乐施 积极进取(页眉可删)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通用 9 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1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 30 多 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 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 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 “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 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 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 面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现摘录如下:优秀的教师应当 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 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 一直能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 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 是一种文化熏陶。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

   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你注意到学生作业的书写吗?他 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教师心中没有阳光,学生心灵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他的破坏作用就大得 多。他不聪明,本不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的工作, 把一百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教育得和他一样愚蠢时,教 育的不幸就出现了。因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学生越是摆 脱不了他。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 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 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有位理科教师对我说,他上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 是每次作业做错,老师批改时用红笔打叉,——那个叉叉都很小, 稍微大意一点还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对了,老师笔下的那“钩钩” 可就是大大的了。

  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 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 也需要维护。

  我做教师多年,每次给学生写评语或是推荐信,最不愿意写 的短语就是所谓“刻苦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却特别在意评价中

   有没有这个“刻苦学习”,好像不写上这一句他的孩子品格就有 缺陷似的。

  我看过一些青年教师死记硬背学生的生日,他们很想让学生 在生日那天收到老师的短信或是问候。动机很好,但我认为这样 做可能多余。爱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 心他人,培养仁爱之心,可能更为重要。

  有位学生毕业多年后对他的高中班主任说:“我现在每次做 帐时,都会想起老师……”教师说:“可是我从来没有教你做啊!” 学生说:“领导、职工都在看着我,我不做,企业有可能垮;做 了,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对不起所受过的教育……”

  任何职业都有都有危险,教师工作也不例外。说起来好像有 点玄乎,但这种危险性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

  我在病中,想起一个又一个学生的面容,感叹生命的短暂, 同时也赞叹生命的美丽。我感谢上天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些美丽的 生命,让我感受他们的仁爱和贤德,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让我知道职业的使命与荣耀,让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恒。“对教师 职业生命负责”,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这是吴非老师一贯以 来的追求,是他对青年教师的期待,也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只有教师自己敬重自己的职业,自觉进德修业,才会真正拥有职 业幸福感。而只有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他才会更像一个教师。

  真正的发自内心地喜欢吴非老师的这个词——“负责”,而不是

   常见的“热爱”。没有道理要求每一个职业人都热爱自己的岗位, 但是“负责”却是从事每一项职业的前提。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呢?。在吴非老 师的笔下,我们欣喜地找寻到了最佳捷径:教师要做一个思想者、 学习者、实践家。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 才能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永葆创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是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们更好 的懂得了爱,体会了爱,体会了温暖,体会了教师的酸甜苦辣。

  亲爱的老师们努力吧,一切的一切总会有快乐的收获。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2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 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 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

  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终止。

  这本书作者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 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 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 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面 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

  一、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

   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 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 流出来。不由得想起一次课堂上,由于几个男学生的故意捣乱, 我停止正在进行的课,对学生讲我的求学经历,希望能够感动他 们,由于感情过于投入,边讲边流泪,事后觉得自己过于幼稚, 竟然在学生面前流泪。读了吴非老师的这篇__之后,想想:是啊! 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 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

  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

  其实,不管是什么地方,每个中国人的根都在农村,我们的 祖先都是农民。小农意识哺育了民族性格,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 知识阶层。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把小农意识带进教育。可怕的是 这种习气又通过教师的示范,传染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有些教师回忆自己的学生,会发现在做人上差异过大,其实 种子是在青少年时代种下去的。如果你嫌自己的学生“小气”, 既需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可能也得反思:自己是不是个“大 气”的人。

  三、说学生听得懂的话

   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缺乏耐心,说话方式不当, 都可能形成隔膜,使学生畏惧老师,从而失去很多学习机会。师 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主要责任在教师。

  在教学不顺利的时候,教师们能不能做点反思:自己的教学 语言是否有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人 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能时时想到每一节 课,每一次谈话,都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的人 格养成,关系到他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重视话语方 式,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书中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深意的道理,要当一名合格的老 师需要注意学习的还有很多,作者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 感受到教育的美好与希望,激励我前行。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3

  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了很多的新书,让我们利用暑期好好阅 读,我拿到的就有这本《致青年教师》。书中写了很多教育教学 的常识,作者在冷静地辨析教育现象,把自己遇到过的很多有意 思的问题和大家分享,让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 究。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参加过很多次听课,也聆听过很多 专家的点评,有时自己的困惑能从专家的点评中得到解惑,不同

   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有的观点可能和自 己想的不谋而合,有的观点以自己的水平还达不到理解的程度, 这样在他们的点评中能得到新的东西,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而 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把心 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吧。”“欣赏”这个词 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能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 以了,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 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 淡定地对待,这样也会减少上课老师的压力。

  《课堂有你,更有学生》文中最后一段“如果上课可以不用 课件,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 作为一名教师,在师范是必练的基本功就有粉笔字。记得我才进 师范时,三字中从没接触过毛笔字,看到别人写的毛笔字特别是 隶书,真的很羡慕。轮到自己拿起毛笔,横竖都不听话,写出来 的甚至都看不出来是什么字,老师对我们这些没练过字的学生说 的一招我现在还记得,就是用毛笔画圈,一个接一个,连着画, 看线条的粗细是否能做到大体相同。对一个不懂书法的人来说, 我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但练着练着,再去写字,感觉有点能握 住笔了,每个暑假,包括到现在我都有练字的习惯,毛笔字的练 习影响了钢笔字和粉笔字,所以我的三字写出来是差不多的,粉 笔字更好一些。曾经带一届学生带了三年,而那时的学校没有多 媒体,有很多的小黑板,有卡片式的、转动的、整块的(有大小

   之分),每天下午都会为明天的课准备小黑板,可能学生受我的 影响,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的字体越来越和我相似,这时我才看到 小处对学生的影响。

  生而有涯,知识无限。能在精力充沛的有限时间内好好工作、 读书,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把教师做成播种 幸福的职业,愿我们共享生命与职业的欢欣和幸福!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4

  暑假读了吴非老师写的《致青年教师》一书,感觉受益匪浅! 边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 行为,觉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违的教育理想。

  吴非老师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语无惊人死不休的思想战 士。他为迷茫的教育者们,自我反思却无所适从的年青人指明方 向。在他的一篇篇指点迷津之后,我看到自己身上匮乏的东西, 是啊,读书时的教育理想,有多久没有去触碰它,真是久违了!

  一遍遍想在教室里的自己,想在课堂上的自己,想在校园里 的每分钟。是缺少激情的日子,很少有事让自己全付精力去应对。

  回想自己少年时,还是颇有几分壮志豪情,一部电影就能让 自己激动不已,看来,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身份是一名教 师啊!于是,有翻出那曾让自己激情的岁月印记。我用一本书《致

   青年教师》,两部电影《危险游戏》《放牛班的春天》,来唤醒 自己。

  先与我来到这部电影《危险游戏》中。这是个教育挽救心灵 的故事。露安,从海军陆战队退役的青年教师,怀着一个教育理 想,来到高中教书。不料,她教的是一群桀骜不驯的放牛班学生。

  当她遇到这班“无药可救”的学生时,她无奈的叹息。但是,这 位初为人师的率性女人,却不按常理出牌,倔强的用自己的爱, 感化了这班原本处在社会边缘、丧失对未来信心的人,孩子们信 任她,依赖她,把她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感动之余,让我想起另一部著名的师生情影片《放牛班的春 天》。我对《放牛班的春天》有更深的情感,因为唯美的画面、 真挚的感情,和纯美如天簌般音乐。

  两部影片中,教育者面对的,都是一群被定性的坏孩子,他 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觉得外部世界鄙视、甚至在仇恨他们。

  而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于是,用最偏激的行为 来回应世界。他们尝试破坏、戏弄老师,但这些行为,正是他们 内心脆弱的表现。只有最具有爱心的人,才能感觉到。有爱的人, 比平常人多一份慧质,敏感的看到孩子们渴求关怀与爱的强烈愿 望。只有用大慈的心给他们最真挚的帮助,用点滴细节给孩子暗 示:“我喜欢你们,我爱你们!”

   让我们一步步回忆《危险游戏》中露安老师的作法吧!感谢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可以怀揣教育理想,艰难前行。

  当全班学生乱作一团,无人理睬这位本该是课堂权威的露安 时,露安用“跆拳道”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这不按常理的有趣 作法,真的很有效。是的,周围同事看笑话般想看露安出丑,为 她这一着怪棋感到不可思议,但确实,露安成功了。课堂上,如 果学生都无视教师的存在,那对教师就是最可怕的错误。

  走出这成功的一部,就象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个小小缺口, 至少现在,学生们可以注意这位课堂的主宰了。

  当露安想讲授知识时,她又一次感到迷茫,孩子们听不下去, 也听不懂。这时,露安选择了一个切入点:“死亡”,还有那首 带有点隐喻的诗。露安真是一个聪明人,他的学生开始出入图书 馆,讨论老师提出的话题,让图书馆的老师摇头,哈哈,我们盼 望的情节中出现的奇迹,一点点在我们面前展开。

  教书、育人同样重要。露安不仅仅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她想 帮助孩子,挽救心灵。一个黑人男孩犯错,她来到男孩的家里, 抚摸着孩子的头,跟父母说:“他是好孩子。”我们所有观众都 应该感到激动,因为男孩父母的表情,就象阳光一下洒到脸上一 般。之后,因为金钱问题,露安也尝试给他帮助,虽然自己的钱 只够每天买个麦当劳,但露安几乎是威胁的让男孩接受自己的帮 助。

   另一位黑人女孩,因为结婚,想放弃学业,到一所可以学习 家政的学校学习,从此成为家庭妇女时,露安又带着她的那份执 着出现了。她要让这个有才华的女孩继续读书。读书,是一种梦 想,是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帮助还有很多,以至于当露安因为自己失误想离开校 园时,她得到了生命中最好的礼物:全班同学的强烈反对和一块 作为挽留的巧克力,还有作为教师的最高赞赏:我们爱你!露安 感动了,此时她知道,自己已是她们的精神支柱,自己可以给孩 子提供无限的安全感,她,已经不能走了。

  就象《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莱门特离开时,收到的人生最 美好的礼物一般:那满天飞舞的纸飞机、纸飞机上的深情祝福与 留恋、还有那伴随自己离开的脚步、渐行渐远的天籁歌声作为带 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影片,故事也展示了两个小插曲,表达了这样 的命题:教育不是万能的。其中,两位黑人男孩不再回到校园, 露安执着的想唤回他们时,却遭到黑人母亲的唾骂:他们读书有 什么用?他们注定是失败者、社会的边缘人,无法改变命运的弱 者。没有人能挽救他们,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另一种尝试也是失败的,这个故事中被打死的男孩,已经试 着踏出改变命运的一步,他几乎听从了露安的建议,但是,当他 急切想改变人生,进入校长办公室时,他的故事永远的结束了。

  仅仅是因为没有敲门,仅仅是因为校长自以为高明规则,男孩又

   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这是不是编剧的一个隐喻,我们的社会还没 有敞开心扉,来接纳这个孩子,来接纳这一帮无助的放牛班。

  这两个插曲,也许都是编剧给我们的艰难思考,露安,只是 一个个体的人,怀惴教育理想,却不能真正改变别人的命运。是 否这部影片也想让更多的人走入深层的思考,我们的社会群体, 应该敞开心扉,接纳与关怀这样的孩子。

  无论怎样,我们内心深处会都被露安这样的教师,也包括《放 牛班的春天》中的克莱门特这样的教师深深感动,燃起教育的理 想,改造、挽救一个个真实的灵魂!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5

  利用空暇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全书 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 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 子”,共计 85 篇__。本书中的__短小精悍,所述问题直白犀利。

  它所关注的,都是教育教学一线的事。丰富的实例讲述了很多需 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想,这本书大约是吴非先生的工作日志和反思随笔中的结 晶。在他将近退休之际,将以往所写编纂成书,目的也只有一“把 自己的种种教训与思考告诉青年同行,以之为前车之鉴,庶几可 使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

   先生的书中所具事例确实大都为教训。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发现了很多同行在教育中的问题。先生笔触严肃,一个个短小的 祈使句标题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 的。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师范”尚未形成。

  于此之际,先生为我们列出了很多作为老师不能做的事情,事无 巨细。此外,先生还将很多非亲身经历,而是他所见所闻的例子 写于其中,诲人不倦地告诉我们,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小 见大,见微知著,联想蝴蝶效应,我深以为然。纵观先生言论, 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教师要关注教育中的点滴小事”。只有教师 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谛——教本领、育人才。

  一、关注学生的点滴事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虽然每名教 师都懂得要心里装着学生,但对学生的关注角度不同,对事件的 考量不同,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对学生的爱也会显得不同。是的, 虽然我们都爱学生,但爱是不同的,爱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

  作为老师,首先,我们不能和一些家长一样溺爱、纵容学生,其 次我们也不能走入严苛的误区。然而做到了这些还不够,教师还 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的真正需 求。此番,才是真正做到了——“心里装着学生”。

  (一)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面前,我们是榜样,学生 喜欢模仿。外界社会我们管不了许多,但在这小小校园中我们却 一定得守着我们的本分。吴先生在《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中 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自以为是”的诸多个性行为。这篇短文虽仅 有寥寥千余言,但文中却涉及三个真实的反面事例。先生观察之 敏锐,可见一斑。虽不知先生有否与当时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 但对我们来说,这是应引以为戒的。此外,《做个有胸襟的老师》 这篇__尤其黑色幽默。看过先生所述事例后,兀自失笑,文中“争 强好胜”的老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这比赛风这件事上,我们 还是应该注意调节好学生的风度。友谊第二,比赛第一这样的玩 笑话是不是也会说着说着就真的变成现实?胜不骄败不馁,果然 应该在学习、比赛等各种竞争中反复践行。

  (二)细心观察、用心感受

  要想心中有学生,首先就的眼中有学生。可以看到,书中的 例子涉及范围很广,让我们既可以从一件小事中发现孩子的性 格、本性,也告诉我们不放弃点滴机会,与学生平等会对话。《等 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真的很适合初一学生,以前也有试过听 学生说话,前一句气得要命,后一句又感动得不行,这样的经历 不止一次。书中说的那个苹果的例子,我觉得没有我工作中的例 子来得好,有一次,几个男生跑到楼下打逗,我看到了,就把他 们叫了上来。其中有一个很老实的孩子,我很生气的对他说:“我

   不敢相信你也会和别人追跑打逗,而且你为什么不像别人一样认 错!”孩子沉默很久,说:“我小学的时候也这样。”我一下子 气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是要告诉我他原本就是喜欢追跑打逗 学生?我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着他。没想到他后一句说:“后来 老师说我,我就改了。”我然很愧疚,竟然把孩子想象成顽固的 样子。那时候我真想跟他说一声“对不起”,并暗自庆幸,幸好 没有立即批评他,幸好他低着头没有看我的眼睛。孩子们小,有 些学生还不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可能,我真的 希望能给这样的同学足够的。时间,听他们说他们想说的所有事 情。可是时间真得很少,事情又很多。吴非先生执教高中,事情 肯定更多,他是怎样平衡工作、和学生交流之间的时间呢?而与 他不同的是,初一学生更喜欢跟老师说话,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他们偶尔快乐的感受。有时候常常想,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会 让所有的孩子都说个够,听他们说话,然后夸奖他们。

  (三)培养学生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小学进入中学应先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其实就是中学生的习 惯,而习惯的培养应是每天每日从不间断的,这就要考老师敏锐 的观察能力了,不放过每一个教育契机。其中《的确有难教的学 生》这篇__写得让人难过。确实,教师的力量很有限,它远不如 家庭对孩子还得更有影响。可是,当看到吴非老师书中的那个反 面例子后,我感到很可怕。如果说,在孩子还没真正步入社会的

   时候,作为老师,能一直不断地在他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至少他 不会变得太可怕。恶作剧、践踏他人的好意、嘲笑他人的善举, 当这个孩子悔悟的时候,他会多么痛苦。还有《对一位家长的批 评》中的那个反面例子,当老师的,应该用怎么样的勇气去挽救 一个孩子。前两天又看到了女孩儿杀死母亲的报道,虽然故事不 同,之前也有男孩儿因为受不了母亲的“关心”拿斧子砍死母亲 的事情。教育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育不是学校的事情,教育 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在初中阶段,一 直告诉他什么事好的,一直做给他看什么是善的,就算他学不会, 他也会记得,就不会走得太远。因为在他还没步入社会时候,也 只有是在他的思想、心灵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教 育才能有点用,便更不能放弃。

  把学生的心灵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护不需要很多语言,需要 的是用行动去证明,用微笑去感化,用爱去浇灌。虽然我还很年 轻,虽然我也许还效仿不来母亲对孩子的深情,但我可以把自己 幻想成一个孩子,然后来猜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们好。

  二、关注教师自己的点滴事

  为了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教师自己就要不断学习和发展, 不断提升自己修养。钻研业务、学无止境、追求发展和进步。

  《珍视我们的专业》、《理想,然我活着》、《不放弃理想》 前者从反面,后两者从吴非先生自己的经历正面说着,教育是要

   花工夫的,学习工作不能停滞的,是不能畏惧辛劳的。他那个年 代,干教育很苦,就算是现在,教育也仍旧是个良心活,是个需 要奉献的工作,要把教育做好,不吃苦是不行的。这苦不仅是工 作上的,还有工作之余自己对自己的提升。可是,就像他自己说 的,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其实很难以界定。有了理想,有了追 求,他甚至从来都意识到他是“苦”的。当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 着他的时候,他自己还浑然不知。可正相反,当他看到有的老师 不珍视自己专业,为了成绩“功利”了自己的专业时,他反而生 气了、伤心了。他说,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这种成长即使教 师自己学习的结果,又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共同进步的结果。

  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把给学生的要求也给自己一份。相对 于专业、业务的学习,吴非先生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品德、 素质的提高,他花了大量笔墨来论证它。《教师应当比一般人“会 学”》让我疑惑了很久,读了一遍没弄明白他到底是想让教师学 什么,故又再细细读。原来他说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上的学,更是 方式方法,是做事、做人上的学!还有《教师自己要做合格的家 长》也改变了我们“灯下黑”的老观念。还有如《教师心中要有 阳光》、《你为什么不快乐》、《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教 学楼里有多少个洗手间》都是在告诉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 生影响之大,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然而也有《就让你的 眼泪流出来》、《要想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等__告诉我们教师 不是“圣徒”,否则便是苛责教育。一开始自己绝得这样的观念

   会不会是矛盾呢。后来也就了解了,这不是矛盾,说到底,都是 要求教师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品德。而我思考,做到这件事情最有 效的方法就是——把给学生的要求也给自己一份。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努力学习,我们自己首先就不能怠惰。说 到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课前研究、爱读书,这些要求我们 自己都能做到吗?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要没做到,总会给自 己找借口。孩子的借口是“忘了”,大人的借口是“太忙”,然 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没办法再责备。孩子们我认为是 极好的,虽然偶尔忘写作业,但一学期下来也超不过那么几次, 我不喜欢跟他们没完没了。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每天不论遇到什 么事情,他们都会学习。但是人一长大,事情多了,真的很难保 证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学习,总会有很多天应为事情,把学习留到 了明天,那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要求孩子。虽然没人看得到,但 是心知道。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大方得体,我们自己首先就得大方得体。

  我看到很多喜欢整理东西、整理自己的老师,他们的班都很干净, 他们的学生仪表得当。对别人大方的老师,他们的学生也很有同 情心。都说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班,真是一点不假。

  名利于我如浮云,心中自有不灭的追求。《让学生追求诗意 的人生》中写道,一个满腹理想的孩子对父母倾诉,父母一言不 发的离开。吴老师觉得这是不好的,他对那个孩子说:“如果世

   上人人都接受你、理解力了,也许你就庸俗了。”可我觉得,难 道父母不是自愧不如吗?生来的啼哭被说成降世的磨难,谁生来 不是带着个性棱角而来。而然尘世消磨,渐渐圆滑世故,追忆当 年,谁能没有痛楚。当儿子的一番山高水常惊醒了自己消散的斗 志,心中也许是感慨万千故而无言。虽然教师都已经是大人,对 是非黑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种下“黑即使 黑、白即是白”的是非观,我们自己也先得调整好我们对这个社 会的心态。是谓感同身受,让学生奉献自己亦应奉献,让学生保 有纯洁的追求,自己首先也得摒除杂念。童继红老师说教育不能 没有激情。是的,哪怕是为了筑一片圣洁的教育之地吧,我们也 得先让自己“松静匀乐”起来,教师心中要有阳光。

  书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要当一名合格教师要关注的问题还有 很多。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 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 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 做好!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6

  我们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了《致青年教师》,让我们利用业 余时间好好阅读。书中写了很多教育教学的常识,作者在冷静地 辨析教育现象,把自己遇到过的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和大家分享,

   让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感触很深,我想把它 与我们老师共勉。

  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惊 喜。因为我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有太多的相似,也许我们教给她 更多的知识,,她并不掌握多少,但是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 面孔,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够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 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 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 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 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

  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

  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 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 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 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 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本人对教学研究比较肤浅,有时自己的困惑能从专家的点评 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 有的观点可能和自己想法的不谋而合,有的观点以自己的水平还 达不到理解的程度,这样在他们的点评中能得到新的东西,用以 指导以后的教学。而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

   来学习的,那就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 吧。”“欣赏”这个词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能 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固然非常 好,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 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淡定地对待,这样我们会学到很多知识。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 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

  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 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 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 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 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 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 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 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7

  我哭过,就在我心爱的学生面前脆弱地哭过……我从来不敢 对任何人提起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那代表了脆弱、无能和不成 熟。没想到翻看第一页便是吴非老师真诚地劝说“就让你的眼泪 流出来”。我激动地接收了吴非老师的这一劝告,因为哭泣与落 泪未必是软弱,因为你的悲天悯人,因为你的正义冲动,因为你

   的仁爱和幸福。这份激动更来自玩吴非老师点出了太多我们所 “不敢承认”的真实。为了这份真实,我愿意永远为教育事业奋 斗着。

  我可以紧张么?

  紧张,几乎每节课我都会紧张,我悄悄地掩藏着这份不安, 面对孩子面对同事都故作镇定。教授三个班级的英语,这个学年 已是我教课的第三个年头,虽谈不上经验十足但总不至于课课紧 张课课担忧,然而事实却是——我真的很紧张。站在讲台头第一 年紧张在外,怕自己不被领导看好怕自己不被家长认可;第三个 年头站在讲台的紧张,不怕领导同事来听课,不怕课堂难以被人 称赞,紧张的是学生是否能有效地掌握,紧张学生一节课内是否 会觉得无趣,紧张学生一节课内是否能理解我所要传达的意思和 意义。每一个学年过去,我又紧张学生能否能在英语学习上有一 个学年之后的螺旋跨越。

  故不知这种紧张在吴非老师的书中得到了认可“课前紧张是 正常的”,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比较敬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 己的学科教学,看重学生的感受,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期待。一名 教师,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学生,才会很在意学生对他的态度, 在意学生的接受度。”

  吴老师的这句良言确实给我很大的鼓舞,我又想起了我初中 时德高望重的数学汪老师,她是退了休又被学校返聘回来的,足

   以见得汪老师的教学和为人。但是她几乎每节课后都会深入同学 问我们“这么说你们能明白么?”“我年纪大了,你们是不是觉 得平时我太刻板,和我有距离?”也许汪老师她也课前紧张吧, 也许这也是我们在每一阶段推进自己创新、实干的动力吧,无论 怎样我将对我的这份“紧张”释怀下了。

  我可以让我的学生喜欢我的课么?

  这是一个我最在乎的问题,一个老师最幸福的事是在教书生 涯中拥有一批喜欢你以及你所任教学科的铁杆粉丝,而一个老师 最失败的事是在教书生涯中没有一个喜欢自己以及自己任教学 科的学生。我视这一个标准为我终身教学奋斗的目标。

  吴非老师说的很对“你在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 热爱,你的努力知识让学生适应了你的教学,而无形中给学生灌 输了排异性,你没有向学生有效地介绍学科的内涵,你的学生对 学科的学习兴趣可能是盲目的、不稳定的……”

  学生喜欢你的课不仅仅在于教学设计的有趣精巧,还在于一 个老师的综合管理教学能力。以前我只是单纯地认为贴切学生的 兴趣,把课弄得花哨可爱点,学生就是喜欢了,例如加入很多的 卡通、加入很多孩子们时下关心的游戏等等。现在随着教学管理 的逐步成熟,我觉得如果培养维持那批喜欢你的课的铁杆粉丝, 那么我需要具备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我难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 作、团体讨论,全班一团糟,学生能喜欢我的课么?如果我一味

   地迎合学生沉浸在学生喜好的无聊的乐趣中去,学生错失了英美 有趣的寓言童话、英语世界语言的超前绝伦,学生能喜欢我的课 么?如果我难以智慧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留给他们独自思考判 断的空间,把他们所有的学习都丢在我设好的框里,学生能喜欢 我的课么?如果我的英语课仅仅是无聊地讨论,学生每天觉得自 己在无方向地交谈而失去了在英语课上感受亲情、友情、礼仪的 话,那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我的课呢?

  所以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师都和我一样吧,把这个标准定为终 身为师奋斗的目标,那么我们会收获更多。

  我可以留给学生记忆么?

  “这些课的内容,有多少是学生能记住的?学生会记住的是 教师的什么呢?这些老师的站姿、手势、笑容、神情、口头禅和 轶事,往往成为学生的话题,继而又被学生带往遥远的年代。”

  针对前几个记忆,我想将其归结为“教学记忆”,我回忆自 己学生时代,确乎没几节课是能成为我的记忆的。但也确乎有这 么几节精彩的课的'片段永远藏在脑海,这是一个老师教学的自 豪同时也是一个老师多少年教学积累的精华,这个不堪奇怪,这 个应该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为了留给学生这些稀少而宝贵 的课堂片段,那么我们需要继续地努力着,学习是我们唯一的法 宝,我们这一职业要求我们更多地学习,有极强的职业道德责任 感,因为我们使命艰巨。

   而针对留给学生后半部分的记忆,我称为“行为记忆”,那 么应该是不计其数的,学生回忆起你来第一时间应该回忆起的是 你的言行而不是上了什么课。针对这种记忆,我想提出一个大胆 的想法“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因为,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着很多 的角色,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走下去我还是母亲 的女儿、丈夫的妻子、朋友的知音、卖家的顾客……我们需要为 师的执着、认真,也需要驻足观赏这个美好世界的胸怀,懂得体 会亲情、友情、爱情的心怀,懂得感恩感怀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 物。这些就是学生回忆起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些光靠我 们的职业道德很难维持的,这些是做人为事的态度、是一种习惯, 这些只能在平时生活中去体验。换句话说“一个不懂得孝敬自己 父母的老师,怎么可能会耐心地对待我们身边年迈的家长;一个 对身边的朋友不耐烦的人,怎么能心平气和地耐心教导学生?”

  因此,两种记忆我们都应该辩证地去努力,用哲学的说法就 是“矛盾辩证统一理论”了!

  如果我在短暂而宝贵的教学生涯中解决完了这三个问题的 话,我觉得我够格了,现在我会努力再努力的!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8

  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惊 喜。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

   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 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 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 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 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 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同时,吴老师也坦诚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中如“的确有很难教 的学生”这样的教育问题。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 境也不尽相同。或多或少有些体现某些独特“个性”的学生会影 响我们的日常教学,似乎这样的学生比以前还要多一些,特别在 一些非班主任的课上,这样的孩子表现的就愈加明显。以前总信 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 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证明 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 课堂时间中,常常这样为了这一棵树,却放弃了一片森林,有些 得不偿失。吴老师的在书中多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 让我为此松了一口气,我想“尽人事,顺天意”也许可以成为我 们对待“难教的学生”的准则吧。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 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

  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

   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 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 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 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 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 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 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9

  暑假期间,学校给老师们购买了很多书籍,我分到了吴非老 师的《致青年教师》,我就细细地读了这本书。书中平实淡雅的 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 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分别是“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 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 85 篇__。读完这些用 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 的另一个境界。

  吴非老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发现了很同行在 教育中的问题并写了下来。给我深的感触是他在“做个有胸襟的 教师”一文中说: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 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

   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 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 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 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他在“我们是来欣赏同行的”一文里也说:我们是来欣赏别 人的,并不是来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长处。他也 说,所谓“公开课”,本来也不过是大家在一起切磋切磋教学艺 术,交流心得体会,何心非得比出个高低?我是来欣赏别人的, 我是来参观的,有什么必要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他举的案例最 使人印象深刻,曾有著名教授荣退,系里安排上一节课,有纪念 的意味。70 多岁的教授精心地准备了两个月,隆重地上了最后 一课,的确绝伦逸群,无奈教授耗尽心力,上完课已无法走下讲 台,其后大病一场。请记住,我们是在上一节课,这节课课是向 学生讲授的,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而不是为了坐在后排听课的 老师,而且,我们在这以后还有很多节课要上,不是非得在这节 课上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展示出来。

  你是教师,你今天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明天就会开什么样的 花,结什么样的果实。他说,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 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强调资金投入,不 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 更重要。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

   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 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 真。”

  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 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 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 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 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 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 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 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 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 "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 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 质和未来。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东西。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 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 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但愿我会做好!

  

篇六: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小花,她还要向别人问好”、“一 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 “请让绿水长流,请让绿树常青”等,这便是最近看的一本书《旅 游心理学》中关于景区景点服务心理的一段阐述,这些在景区里 本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而被赋予人情后,既让游客感觉到人格 受到了尊重,又能让其领会到景区景点的善意提醒,从而自觉遵 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与此同时,这些人性化的新鲜标语 构成了景区旅游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诚然,这就是心 理学中细微服务在旅游服务各行业的运用及其所带来的连锁效 应。

  旅游心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对旅游行为 心理、旅游服务心理等进行研究的一门边缘学科。我国从 20 世 纪 80 年代以后才开展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发 展和完善阶段。读了全国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规划教材《旅游心理 学》之后,体会最深的就是旅游服务心理中一些彰显细节过程的 实际操作问题,以前只听说旅游服务无小事,现在却深深地体会

   到小事做到细微处的困难。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认识及其在教学 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感悟。

  一、细微服务的理念及其特征

  细微服务,是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扩展和深化, 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要注意细节。细微末节往往被人忽视,也往往是容易出 纰漏,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要注意从小事做起。服务过程的大事大家也想到了,也 都有人做,只有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人们不关注,不愿去做,或不 想去做。

  3.要亲历亲为不想当然。如在客房服务中,每个电器的开 关要天天检查。不能认为这个灯昨天还亮,没坏,懒得动手,有 时恰恰是这种想法会出现问题,引起客人的投诉。

  4.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中国有句老话:“一母生九子, 九子各不同”。人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喜好、需求都 是不同的,现在的客人更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的服务产品。有了个 性化的需要,就应有相应的个性化的服务。细微服务正是个性化 产品中所必须体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细微服务来满足客 人个性化的需求,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尊重,从而才能 最大限度地培养对企业的忠诚之心,维持和扩大企业客源。

   二、尊重是搞好旅游细微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

  求尊重的心理是马斯诺需求理论中的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 是旅游服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平等与自由是人人所向往 的。人们常说:“客人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谢是 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可见,尊重客 人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笑脸迎客,礼貌待客。

  让客人处处感到温馨,处处得到尊重,即使是景区里那些没有生 命的文字标语,我们也要赋予人情,体现对人的尊重,游客既能 感觉到人格受到了尊重,又能领会到你的善意提醒,自觉遵守景 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

  满足游客求尊重的心理,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同样 也适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件小事中。教师要 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浓厚的师德、师爱。对 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充分发 掘出其闪光点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人生的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每一个细节问题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如 课间情绪的低落、某次课上的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的不 高、甚至是迟到的理由等这些细小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学 生只有在这些小事上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其受尊重的心理才 会得到满足,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学会去如何尊重他人。

   三、细微处的尊重是优质服务的体现,也是教师授课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内容

  游客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只有从小处着手,从细微入手,在 服务中真正做到“无微不至”,才能及时地、准确地为客人提供 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反之,忽视了服务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都可能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导致优质服务的失败。模拟导游课 授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关于导游服务心理方面的细节,如不能为 了一己私利带客人进黑店或用隐语来向客人索要小费;导游应忌 讳当着客人的面议论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谈话时可 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点人 等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这些细节的细致分析与生动讲 解,让学生意识到细微处的尊重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使其 始终本着细微处体现尊重这一原则来为游客服务,从而使其养成 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具体操作细节 的讲授:

  1.接机——提前到达,体现礼貌与尊重

  从迎接客人开始,导游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比如飞机 7 点 30 抵达机场,但是导游一定要早到半小时,绝对不能让客人等。

  导游在下车时还应特别嘱咐司机不要在车内吸烟,原因是外国游 客对烟味非常反感;此外,导游的穿着要正式些,特别是第一次 接机一定要给外国客人留下一个可信的、职业化的形象,这也是

   一种职业礼仪。当然,这也要因不同的团队而有所不同。如果接 待的是美国团,在随后的游览中就可以穿得随意些,因为美国客 人不太讲究服装;如果接待的是日本团,就需要每天都穿得十分 正式,因为日本客人认为讲究的穿着是对他们的尊重。而且在带 团的几天里,最好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 对自己的尊重。在这个环节的讲授中,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 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守时性以及在生活中时间观念的重要性。

  2.迎客——默点人数,尊重信仰

  客人出关后,主动上前迎接并把客人引导到相对空旷的地方 开始清点人数。最好大拇指朝上,一边从客人身边走过,一边自 己在嘴里默数。清点人数时,最忌讳用手指直指对方或用手指着 对方的后背一个个的数,因为一些外国客人有宗教忌讳,例如穆 斯林客人最忌讳用手指指自己或被触摸身体。另外,由于外国客 人对中国的交通也会感到不习惯,如不习惯走人行横道,因在他 们的国家只要有行人,机动车会主动停下让行人先过。他们也理 所当然地认为在中国如果他们过马路时司机应该停车,所以导游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走到马路中间将过往车辆拦下,向司机说明 情况,请求先行通过,哪怕只是在机场出口到旅游大巴的短距离 过程中,也要这样做。教师应通过这些细节问题让学生充分意识 到文明礼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在 职业生涯和生活中对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游览——轻声讲解,显示修养

  中国国内团的导游一般都用喇叭大声向客人介绍,如果喇叭 的质量不好,导游的声音听起来就有些像噪音。而对于外宾来说,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用喇叭进行讲解的,而且在介绍景点时还要特 别注意音量的大小,因为外国游客会认为大声讲话是不礼貌的。

  在这个环节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做正反两方面的示 范,然后让旁观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培养学生在课堂或者 其它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意识。

  4.小费——得体接受,体现尊重

  西方一些国家有顾客给服务人员付小费的习惯,以对其提供 的服务表示感谢,在有的国家的一些行业,小费甚至被看作是服 务人员的一部分固定而且是重要的收入。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很 多东方国家一直没有给付或收取小费的习惯,但是随着世界旅游 业的发展,很多西方游客也把付小费的做法带到了东方国家。我 国的涉外服务员一直是明确不收取小费的,但是当客人真诚地以 小费向服务人员表示感谢时,服务人员应做到得体对待。既不能 因为游客付了小费,就兴高采烈;也不能因为小费的数目没有达 到自己的期望而冷眼相对。正确的做法是礼貌地收下,并以理智 又不失真诚的微笑予以感谢,并热情地欢迎对方下次再来中国做 客,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因为此时如果拒绝,游客会觉得是不 是小费给少了,心里会感到不舒服。此外,在接受小费时需要注

   意不可以当着客人的面清点小费。这个环节的授课过程中要充分 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四、细微服务在涉外旅游服务中体现了国家形象和公民素质

  据北京市旅游局公布的预测信息显示,到 20__年,北京入 境游客将达 440 万人次,而预计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入境游客人数 将达到 80 万人次。导游、翻译、酒店服务员、家庭旅馆主人等 这些直接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将会影响 到世界对北京、甚至是中国的印象。导游是一项接触外宾较为频 繁的工作,涉外服务人员应该把自己的工作提升到爱国主义的高 度来看待,每一位导游都应该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媒介,都应该将 本国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通过自己优质的服务传达给外宾,如与 外宾的谈话中一定不要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不要议论当事国 的内政,不要耻笑讽刺对方或他人,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并 且要尊重各国文化习俗上的一些禁忌等。这些细节上的尊重在很 大程度上会提升一个国家在外宾心目中的形象。

  目前,很多省份都在开展旅游细微服务年的活动,这是旅游 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诚然,也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 下功夫,才能把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古人云:“知 微见着,可见天下事,必要于细。细则成,细则胜”,这是历史 的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细微处尊重学生外,更应该 以自己的讲解和行为来培养学生的细微服务的.职业素养和意

   识。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应做不一定会做。每一个旅 游从业人员都要立足本职,着眼当前,考虑长远,花大力气做好 小事,把小事做好做实。这样,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 社会便指日可待。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爱心,从我走进教育这一行中就在耳边回绕。名师呼秀珍在 报告会上呼吁:“用爱浇灌孩子。” 我的同事李婷老师在暑期 班主任培训会中谈到:“用心去爱孩子。”李镇西老师的书中也 写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心,这个温暖的词语始终萦绕在耳边,在我的事业中成长,而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则更清晰地教导我,怎样用爱 心去教育。

  让爱与教育同行。

  教师的工作基础就是爱心的传递。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是 要善于表达这种爱,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与老师 沟通。当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内心的爱,也会乐意与老师交 流、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现在的孩子,已经和我们小的时候大不一样了。络、电视等 众多媒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资讯平台,他们了解世界的方 式已经非常广泛了。而且,伴随着互联提供的更丰富的社交平台,

   孩子们可以完全脱离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似 乎老师的作用已经有些跟不上形势了。其实,这么想是错误的。

  随着信息量地增大,对于有效信息的选取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而老师在此时就要发挥更多的主动作用,引导学生在皓月繁星找 到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工作的完 成,需要的就是教师爱心。

  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因为有了爱,工作中才会充满了 能量,让我们变得有耐心,够细心,也更具责任心。

  坚持有爱、不忘初心。

  其实,李镇西老师的书中的事例平平淡淡,在身边许多老师 的身影中也都见过,但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李老师的坚持,对教育 的坚持,对爱的坚持。是呀,这不是一天一时的热情,这是要把 爱融入到一生的工作中,交汇于每个学生的交流中。这不是简简 单单的一句口号,就能坚持下来的。这毫不掩饰的对学生的爱, 让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爱心与童心作为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 道防线,使他把教育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 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告诉了我:教育事业不只是一种谋生的职 业。

  爱,是严厉的。

   对于潜能生,爱,李老师的爱是严厉的。其实,真心的付出, 对学生的赞美和严厉,尊重孩子的成功,一点点成绩的鼓励,都 会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有了爱心,孩子们才努力争取, 因为爱中有严,改错才更有教育意义。

  书中的爱给了我启示,给了我方向。书中的爱是一种能量, 一种动力,也是内心的一种引导。让爱与教育并肩走,会让更多 孩子受益,不要把学生仅仅当成是自己的工作对象,而是一个个 鲜活的孩子,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找对方向。我要用一颗真 诚的爱心,呵护我的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孩子们在幸福 中成长与收获。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师的我刚刚大学毕业,走进小学来任教英 语学科,既紧张、惊讶,又欣喜、惶恐……对我而言,小学这个 地方既陌生有熟悉:曾经儿时的我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如今回到 了起点,却发现小学的教学对我来说是有点措手不及的;曾经长 达 6 年的小学生活,学到的知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是多么的简 单,但是要将这些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授给这些孩子却非易事。

  每当我面对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时候,心中感到力不从 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该怎么来带他们,有些茫然,更别说怎 样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有时一节课上完,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否 都听明白了,有没有掌握还是个问题。渐渐地我发现,要想教会

   孩子,得从孩子的心灵入手,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 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走进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新教师,被家长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的质疑 会让我更快地成熟起来。然而,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来说,不 知道该怎么讲课,不知道该怎么管理班级,不知道该怎么与家长 沟通,不知道怎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太多的不知道摆在自己 面前,虽然师傅很照顾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予指导和帮助,但 是那毕竟是师傅教的,不是我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方法还是需要 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在我还没有总结出方法之前,就 只能跟着“感觉”走。按照常识来引导他们。比如,“不喜欢这 个老师就不会爱上这门课,成绩也不会好”,这应该是所有学生 共同的心声吧。因此,我也正努力来让他们喜欢我,从而喜欢我 这门英语课。同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那我就离成功 不远了。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我深知在二年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要更重要。比如 进教室前要先敲门,得到老师允许之后才能进入;和别人说话时 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表 示尊重;同学之间相处要学会宽容、大气……同时小学生并不能 完全明白《行为规范守则》,因此小学生的行为教育需要教师将 条条框框的条例转化成学生们明白的方式、用小学生明白的话语

   来示范。有时这种教育的随机性特别强,随时发现问题,就要随 时针对这个问题给孩子们讲明白该怎么做,这时便没有了教科书 的指导,凭借的就是老师的“感觉”,即生活常识。

  我觉得我和我的学生们在相互学习,我把我的常识教给他 们,他们把应该属于二年级学生的“常识”反馈给我,让我了解 更多,感悟的更深。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 着平凡的事情,我很自豪我是这平凡的人群中的一员,以自己的 平常心对待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因为一切只道是寻常。

  

篇七: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通用 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心得呢?到底应如 何写读书心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 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1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 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 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 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 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 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 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 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 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 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 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 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2

    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了很多的新书,让我们利用暑期好好阅读,我拿到的就有这本《致青 年教师》。书中写了很多教育教学的常识,作者在冷静地辨析教育现象,把自己遇到过的很多 有意思的问题和大家分享,让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参加过很多次听课,也聆听过很多专家的点评,有时自己的困惑 能从专家的点评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有的观点可能 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有的观点以自己的水平还达不到理解的程度,这样在他们的点评中能得 到新的东西,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而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来学习的,那 就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吧。”“欣赏”这个词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 己的心态,能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个人上课都 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淡定地对待,这样也会 减少上课老师的压力。

    《课堂有你,更有学生》文中最后一段“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 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作为一名教师,在师范是必练的基本功就有粉笔字。记得我才 进师范时,三字中从没接触过毛笔字,看到别人写的毛笔字特别是隶书,真的很羡慕。轮到自 己拿起毛笔,横竖都不听话,写出来的甚至都看不出来是什么字,老师对我们这些没练过字的 学生说的一招我现在还记得,就是用毛笔画圈,一个接一个,连着画,看线条的粗细是否能做

   到大体相同。对一个不懂书法的人来说,我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但练着练着,再去写字,感 觉有点能握住笔了,每个暑假,包括到现在我都有练字的习惯,毛笔字的练习影响了钢笔字和 粉笔字,所以我的三字写出来是差不多的,粉笔字更好一些。曾经带一届学生带了三年,而那 时的学校没有多媒体,有很多的小黑板,有卡片式的、转动的、整块的(有大小之分),每天 下午都会为明天的课准备小黑板,可能学生受我的影响,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的字体越来越和我 相似,这时我才看到小处对学生的影响。

    生而有涯,知识无限。能在精力充沛的有限时间内好好工作、读书,真的是非常幸福的。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把教师做成播种幸福的职业,愿我们共享生命与职业的欢欣和幸福!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3

    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小花,她还要向他人问好、一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一 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请让绿水长流,请让绿树常青等,这便是最近看的一本书《旅 游心理学》中关于景区景点服务心理的一段论述,这些在景区里本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而被 赋予人情后,既让游客感觉到人格遭到了尊重,又能让其领会到景区景点的善意提示,从而自 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与此同时,这些人性化的新鲜标语构成了景区旅游文化建设 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诚然,这就是心理学中细微服务在旅游服务各行业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 连锁效应。

    旅游心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对旅***为心理、旅游服务心理等进行研究的 一门边沿学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展开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发展和 完善阶段。读了全国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规划教材《旅游心理学》以后,体会最深的就是旅游服 务心理中一些彰显细节进程的实际操纵题目,之前只听说旅游服务无小事,现在却深深地体会 到小事做到细微处的困难。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熟悉及其在教学工作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感 悟。

    一、细微服务的理念及其特点

    细微服务,是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扩大和深化,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1.要留意细节。细微末节常常被人忽视,也常常是轻易出纰漏,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要留意从小事做起。服务进程的大事大家也想到了,也都有人做,只有那些不起眼的小 事人们不关注,不愿往做,或不想往做。

    3.要亲历亲为不想固然。如在客房服务中,每一个电器的开关要每天检查。不能以为这个 灯昨天还亮,没坏,懒得动手,有时恰正是这类想法会出现题目,引发客人的投诉。

    4. 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中国有句老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的性情是千差万别 的,每一个人的喜好、需求都是不同的,现在的客人更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的服务产品。有了个 性化的需要,就应有相应的个性化的服务。细微服务正是个性化产品中所必须体现的一个重要 因素,只有通过细微服务来满足客人个性化的需求,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尊重,从而 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对企业的虔诚之心,维持和扩大企业客源。

    二、尊重是弄好旅游细微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求尊重的心理是马***需求理论中的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旅游服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 素,同等与自由是人人所向往的。人们常说:客人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谢是美德中 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可见,尊重客人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 要笑脸迎客,礼貌待客。让客人处处感到温馨,处处得到尊重,即便是景区里那些没有生命的 文字标语,我们也要赋予人情,体现对人的尊重,游客既能感觉到人格遭到了尊重,又能领会 到你的善意提示,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

     满足游客求尊重的心理,让他们兴奋而来,满意而往,一样也适用于教师的平常教学和与 学生相处的每件小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遭到浓厚的师德、师爱。对 所有学生都要等量齐观,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充分发掘出其闪光点将会对学生的心理 和人生的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每个细节题目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如课 间情绪的低落、某次课上的留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的不高、乃至是迟到的理由等这些细 小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只有在这些小事上感遭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其受尊重的心理 才会得到满足,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学会往如何尊重他人。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4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 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 的`理念与实践。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 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 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 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 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 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 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 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 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 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 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 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 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 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 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 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 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 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 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 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 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 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 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 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 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 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 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

   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 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 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 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 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 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5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挚友,和书交流就是同大师对话。《致青年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很 多,感触颇深。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的案例,非常贴 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边读 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引领 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

    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才真正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是个成 熟、理性的教师!读吴非老师的文章,给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 个有胸襟的教师”、 “不要急”、 “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尊重常识”、 “不放弃理想”、 “播下一粒 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 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 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作为 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的领路人,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良师之心境,如 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 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 生的一生。

    在教学中,我很容易 “急”,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每上完一节课,都很希望所有的学生 能接受我的观念,都能独立,正确的完成的作业,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于是我就会觉得是他们 脑子不开窍。现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厢情愿。就连我自己对任何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 一个更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学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有耐心。作为教育者, 要有种树人的耐心,在平静中等待。同时,在坚持一碗水端平教育原则下,我们还应个别对 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不要以某一标准去评价,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这样很容易挫伤 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们要以同样的眼光对待每个学生。

    对于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要传道授业解惑,更 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 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吴非老师的文章,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 美好和希望。读了这本书,我知道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篇八: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4 篇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序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 折射一个世界,一个世界近在阅读之中。下面就是小编整理 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一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 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 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 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教 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 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 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 就需要向慈母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 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 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 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 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 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 创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 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 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认真、 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 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

   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 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 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 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 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 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 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 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 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 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 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 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 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 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 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 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 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 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 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

   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 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 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 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 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 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 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 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 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 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 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 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 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 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 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 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 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 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二 假期期间,我阅读了《做

   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 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 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 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 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 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 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 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 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 学生考了 96 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 100 分才能算优秀。我 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 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 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 堂课 40 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 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 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 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 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 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 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 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

   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 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 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 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 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 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 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 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篇九: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3篇

  学校是文化酝酿的地方,它不仅仅是学生读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读书的场所。下面是美文网为大家准备的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范文1

  读《致青年教师》一书心得体会

  整本书中,吴非老师多次提到,教育是一件‚慢‛事,不能心急,要学会等待学生明白道理,要等待学生丰富知识,要等待学生发展能力,决不可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下子就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东西。同时,他也说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也是件‚慢‛事,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反思,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他也很直接地在《珍视我们的专业》一文中指出:现在,教师自觉学习、保持专业修养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可见,虽然发展是一件‚慢‛事,但我们仍然要抓紧每分每秒,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才能真正地发展,如果一味地贪图‚慢‛字,那么,可能花费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是得不到发展。

  就如书中说到:‚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中。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

  从我跟社会的接触来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是处于中间地位,比起普通老百姓我们是属于知识分子,但是跟公务员相比虽说我们享有公务员待遇,但与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我想生活的实质不在于追寻财富、地位、权势,而在于有时间有心情去品位平凡的点点滴滴。作为年轻教师,要安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想对年轻教师而言,多看一看前辈们走过的路,多吸收一些前辈们好的经验,提前吃一些前辈们的亏,会成长的更快的。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范文2

  在近期我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互动式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两本书,感受颇多。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法学院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法学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已有十余所普通高等学院的法律

   院、系引入了诊所课程,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诊所法律课程已成为国内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有越来越多的院、系着手申请开设诊所课程。但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高职法律教育中仍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鲜有问津。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和诊所式法律教育“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执业能力”是不谋而合的。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突出特征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顾名思义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进行临床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使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需要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并亲自提供法律服务,从而缩小学院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1、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诊所课堂上,教师摒弃了传统的“主导者”地位,不再是“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者,而是以课堂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谈话、阐述自己观点的主角。在诊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家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理论接受者转变成一个主动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办案者。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代理案件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因为有较强的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经常说的话是:“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应当如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

   的看法”等等,课堂上不再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这些都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意识。教师通过角色模拟、互动式、合作式、反馈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准律师”身份,主动投身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中去。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特色。

  2、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代理真实的案件。法律诊所是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场所。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不同建立起各种类型的诊所。在诊所中,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直接代理委托人的案件。通过了解事实、收集证据,运用理论知识,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学做一个律师应做的全部工作。在与现实的接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制度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法律思维能力。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从最简单的接人待物、提供咨询开始学习。比如,诊所学生如何会见当事人?如何培养会见的技巧?在与当事人的第一次会见,是采用开放式、引导式的提问,还是封闭式的提问?如果是开放式的提问,可以采用“谈谈事情的经过”、“谈一下你目前的困难”等问题;如果是引导式的提问,可以采用“你有实际的损失吗?“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损失吗?”等问题。如果是封闭式的提问,可以采用“有没有签订协议”“当时有谁在场”等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实践,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掌握这几种会见的技巧。

  在诊所中,学生们一起交流办案心得,切磋办案技能、讨论解决案件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律师执业所需要的各种方法与技能。

   这些技能在传统法律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在模拟法庭或案例分析这样的课程上,也是很难得到有效训练的。因为在这些课程上,案例的选取都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的,事实与证据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有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无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律师角色,才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目前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迫切需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法律从业人员要求的改变,目前高职学院的法律专业学生面临非常大的就业压力:司法考试“门槛”的提高,大专学生没有了考试资格;公、检、法机关更多是名牌高校毕业生的“天下”;企业需要的是多年从事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为了增强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我们应对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定位有个重新的认识,作一个较低的调整:把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主要是在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在社区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助理、文秘内勤等。在这种形势下,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从事书记员、基层法律服务、律师助理等工作不需要学生具有很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应基本具备法律职业者应当具备的技巧、能力和素质,熟练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如调查、会见、谈判、书写、辩论、速录等能力。这种能力是难以在课堂上通过讲授得到的,必须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则弥补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当然,诊所式法律教育的适用还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不能全盘引入、生搬硬套。

  三、诊所式法律教育对高职法律教育实践环节的借鉴意义

  1、教师方面。法律诊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法律,在运用中巩固法律知识。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应该与学生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适宜,以“必须、够用”为准。对教师而言,不是降低了教学水平,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胜任诊所的教学任务。

  高职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一般普通专科、成人院校转制而来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教学而不注重实践环节。就笔者周围,法律教师只有极少数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在法学教育中借鉴诊所课程的某些教学方式,将促进法律教师改变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实践环节上,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比如,在目前还不具备诊所式教育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模拟角色训练的方法。在模拟角色训练学生并不接触真实的客户案件。他们在课堂上虚拟的场景中分别扮演律师、证人、对方律师、政府官员或法官等,就案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谈判、辩论、调解或审理。学生在有系统的模拟教学计划的实践中,学会如何从扮

   演角色中学习,即从角色的准备、体验、与对手的冲突、角色的转换、以及角色反思中进行学习。除了在亲自体验中锻炼了专门的法律技能,学生们还能通过这种训练,成为一个更好的、更自觉的、更成熟的学习者。在这其中,指导教师设计各种模拟练习,如客户访谈、客户咨询、调解和法庭辩护角色的扮演。帮助学生准备角色,评价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其担任的角色中学习。由于指导教师完全控制场景,可以为最理想的教育目的来设计学生的活动。

  2、学校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十余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引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职院校也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投身到法学教育的改革中去,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色,完善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

  (1)课程设置方面。根据高职法律学生特定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三年的学制,课程结构更应紧凑、合理。理论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准,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就不开,不要因人设课。应着重强调实践性教学部分,加大技能训练课时(诊所课程)比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使学生上岗即能熟练操作。

  (2)师资力量方面。针对现有师资力量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加大社会力量办学部分。通过聘请资深法学专家、有经验的法官、律师作为客座教授,担任一定的诊所教学任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提高法律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现有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扶持,减轻教学压力,提供培训、进修机会,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胜任诊所教师的水平。

  (3)法律诊所建设方面。法律诊所就是学生的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诊所类型应以社区法律诊所为宜。通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讲授法律知识、运用法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律师职业道德。一个诊所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员、设备配备,地点的选择、经费支持等等,这些实际工作都需要学校的大力协助、扶持。

  诊所式法律教育代表着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方向,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对于高职院校也有许多借鉴意义,必将加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对自身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有很大帮助,希望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范文3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利用空暇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本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所述问题直白犀利。它所关注的,都是教育教

   学一线的事。丰富的实例讲述了很多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想,这本书大约是吴非先生的工作日志和反思随笔中的结晶。在他将近退休之际,将以往所写编纂成书,目的也只有一个——“把自己的种种教训与思考告诉青年同行,以之为前车之鉴,庶几可使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书中所具事例确实大都为教训。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了很多同行在教育中的问题。先生笔触严肃,一个个短小的祈使句标题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师范”尚未形成。于此之际,先生为我们列出了很多作为老师不能做的事情,事无巨细。此外,先生还将很多非亲身经历,而是他所见所闻的例子写于其中,诲人不倦地告诉我们,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小见大,见微知着,联想蝴蝶效应,我深以为然。纵观先生言论,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教师要关注教育中的点滴小事”。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谛——教本领、育人才。

  一、关注学生的点滴事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虽然每名教师都懂得要心里装着学生,但对学生的关注角度不同,对事件的考量不同,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对学生的爱也会显得不同。是的,虽然我们都爱学生,但爱是不同的,爱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作为老师,首先,我们不能和一些家长一样溺爱、纵容学生,其次我们也不能走入严苛的误区。然而做到了这些还不够,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

   的特点,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的真正需求。此番,才是真正做到了——“心里装着学生”。

  (一)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面前,我们是榜样,学生喜欢模仿。外界社会我们管不了许多,但在这小小校园中我们却一定得守着我们的本分。吴先生在《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中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自以为是”的诸多个性行为。这篇短文虽仅有寥寥千余言,但文中却涉及三个真实的反面事例。先生观察之敏锐,可见一斑。虽不知先生有否与当时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但对我们来说,这是应引以为戒的。此外,《做个有胸襟的老师》这篇文章尤其黑色幽默。看过先生所述事例后,兀自失笑,文中“争强好胜”的老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这比赛风这件事上,我们还是应该注意调节好学生的风度。友谊第二,比赛第一这样的玩笑话是不是也会说着说着就真的变成现实?胜不骄败不馁,果然应该在学习、比赛等各种竞争中反复践行。

  (二)细心观察、用心感受

  要想心中有学生,首先就的眼中有学生。可以看到,书中的例子涉及范围很广,让我们既可以从一件小事中发现孩子的性格、本性,也告诉我们不放弃点滴机会,与学生平等会对话。《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真的很适合初一学生,以前也有试过听学生说话,前一句气得要命,后一句又感动得不行,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书中说的那个苹果的例子,我觉得没有我工作中的例子来得好,有一次,几个男生跑到楼下打逗,我看到了,就把他们叫了上来。其中有一个很老实

   的孩子,我很生气的对他说:“我不敢相信你也会和别人追跑打逗,而且你为什么不像别人一样认错!”孩子沉默很久,说:“我小学的时候也这样。”我一下子气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是要告诉我他原本就是喜欢追跑打逗学生?我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着他。没想到他后一句说:“后来老师说我,我就改了。”我然很愧疚,竟然把孩子想象成顽固的样子。那时候我真想跟他说一声“对不起”,并暗自庆幸,幸好没有立即批评他,幸好他低着头没有看我的眼睛。孩子们小,有些学生还不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可能,我真的希望能给这样的同学足够的时间,听他们说他们想说的所有事情。可是时间真得很少,事情又很多。吴非先生执教高中,事情肯定更多,他是怎样平衡工作、和学生交流之间的时间呢?而与他不同的是,初一学生更喜欢跟老师说话,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们偶尔快乐的感受。有时候常常想,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说个够,听他们说话,然后夸奖他们。

  (三)培养学生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小学进入中学应先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其实就是中学生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应是每天每日从不间断的,这就要考老师敏锐的观察能力了,不放过每一个教育契机。其中《的确有难教的学生》这篇文章写得让人难过。确实,教师的力量很有限,它远不如家庭对孩子还得更有影响。可是,当看到吴非老师书中的那个反面例子后,我感到很可怕。如果说,在孩子还没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作为老师,能一直不断地在他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至少他不会变得太可怕。恶作剧、践

   踏他人的好意、嘲笑他人的善举,当这个孩子悔悟的时候,他会多么痛苦。还有《对一位家长的批评》中的那个反面例子,当老师的,应该用怎么样的勇气去挽救一个孩子。前两天又看到了女孩儿杀死母亲的报道,虽然故事不同,之前也有男孩儿因为受不了母亲的“关心”拿斧子砍死母亲的事情。教育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育不是学校的事情,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在初中阶段,一直告诉他什么事好的,一直做给他看什么是善的,就算他学不会,他也会记得,就不会走得太远。因为在他还没步入社会时候,也只有是在他的思想、心灵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教育才能有点用,便更不能放弃。

  把学生的心灵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护不需要很多语言,需要的是用行动去证明,用微笑去感化,用爱去浇灌。虽然我还很年轻,虽然我也许还效仿不来母亲对孩子的深情,但我可以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孩子,然后来猜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们好。

  二、关注教师自己的点滴事

  为了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教师自己就要不断学习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修养。钻研业务、学无止境、追求发展和进步。

  《珍视我们的专业》、《理想,然我活着》、《不放弃理想》前者从反面,后两者从吴非先生自己的经历正面说着,教育是要花工夫的,学习工作不能停滞的,是不能畏惧辛劳的。他那个年代,干教育很苦,就算是现在,教育也仍旧是个良心活,是个需要奉献的工作,要把教育做好,不吃苦是不行的。这苦不仅是工作上的,还有工作之余自己

   对自己的提升。可是,就像他自己说的,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其实很难以界定。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他甚至从来都意识到他是“苦”的。当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他的时候,他自己还浑然不知。可正相反,当他看到有的老师不珍视自己专业,为了成绩“功利”了自己的专业时,他反而生气了、伤心了。他说,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这种成长即使教师自己学习的结果,又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共同进步的结果。

  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把给学生的要求也给自己一份。相对于专业、业务的学习,吴非先生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品德、素质的提高,他花了大量笔墨来论证它。《教师应当比一般人“会学”》让我疑惑了很久,读了一遍没弄明白他到底是想让教师学什么,故又再细细读。原来他说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上的学,更是方式方法,是做事、做人上的学!还有《教师自己要做合格的家长》也改变了我们“灯下黑”的老观念。还有如《教师心中要有阳光》、《你为什么不快乐》、《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教学楼里有多少个洗手间》都是在告诉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之大,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然而也有《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要想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等文章告诉我们教师不是“圣徒”,否则便是苛责教育。一开始自己绝得这样的观念会不会是矛盾呢。后来也就了解了,这不是矛盾,说到底,都是要求教师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品德。而我思考,做到这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给学生的要求也给自己一份。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努力学习,我们自己首先就不能怠惰。说到

   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课前研究、爱读书,这些要求我们自己都能做到吗?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要没做到,总会给自己找借口。孩子的借口是“忘了”,大人的借口是“太忙”,然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没办法再责备。孩子们我认为是极好的,虽然偶尔忘写作业,但一学期下来也超不过那么几次,我不喜欢跟他们没完没了。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每天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学习。但是人一长大,事情多了,真的很难保证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学习,总会有很多天应为事情,把学习留到了明天,那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要求孩子。虽然没人看得到,但是心知道。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大方得体,我们自己首先就得大方得体。我看到很多喜欢整理东西、整理自己的老师,他们的班都很干净,他们的学生仪表得当。对别人大方的老师,他们的学生也很有同情心。都说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班,真是一点不假。

  名利于我如浮云,心中自有不灭的追求。《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中写道,一个满腹理想的孩子对父母倾诉,父母一言不发的离开。吴老师觉得这是不好的,他对那个孩子说:“如果世上人人都接受你、理解力了,也许你就庸俗了。”可我觉得,难道父母不是自愧不如吗?生来的啼哭被说成降世的磨难,谁生来不是带着个性棱角而来。而然尘世消磨,渐渐圆滑世故,追忆当年,谁能没有痛楚。当儿子的一番山高水常惊醒了自己消散的斗志,心中也许是感慨万千故而无言。虽然教师都已经是大人,对是非黑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种下“黑即使黑、白即是白”的是非观,我们自己也先得调整

   好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心态。是谓感同身受,让学生奉献自己亦应奉献,让学生保有纯洁的追求,自己首先也得摒除杂念。童继红老师说教育不能没有激情。是的,哪怕是为了筑一片圣洁的教育之地吧,我们也得先让自己“松静匀乐”起来,教师心中要有阳光。

  书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要当一名合格教师要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篇十: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 3 篇

  读《致青年教师》一书心得体会

  整本书中,吴非老师多次提到,教育是一件‚慢‛事,不能心急,要学会等待 学生明白道理,要等待学生丰富知识,要等待学生发展能力,决不可一味地要求 学生一下子就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东西。同时,他也说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也 是件‚慢‛事,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反思,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他 也很直接地在《珍视我们的专业》一文中指出:现在,教师自觉学习、保持专业 修养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可见,虽然发展是一件‚慢‛事,但我们仍然要抓紧每分 每秒,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才能真正地发展,如果一味地贪图‚慢‛字,那么, 可能花费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是得不到发展。

  就如书中说到:‚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 自己的手中。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 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 育生命的终止。‛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 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 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 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

  从我跟社会的接触来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是处于中间地位,比起普 通老百姓我们是属于知识分子,但是跟公务员相比虽说我们享有公务员待遇,但 与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

   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 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 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 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我想生活的实质不在于追寻财富、 地位、权势,而在于有时间有心情去品位平凡的点点滴滴。作为年轻教师,要安 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也许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想对年轻教师而言,多看一看前辈 们走过的路,多吸收一些前辈们好的经验,提前吃一些前辈们的亏,会成长的更 快的。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心得范文

  在近期我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互动式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两本 书,感受颇多。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法学院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法 学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已有十余所普通高等学院的法律院、系引入了诊所课程, 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使学生们受益 非浅。诊所法律课程已成为国内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有越来越多的 院、系着手申请开设诊所课程。但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高职法律教育中仍是一块未 开发的“处女地”,鲜有问津。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和诊所式法律教育“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执业能

   力”是不谋而合的。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突出特征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顾名思义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 所进行临床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使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 需要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 并亲自提供法律服务,从而缩小学院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 践能力。

  1、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诊所课堂上,教师摒弃 了传统的“主导者”地位,不再是“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者,而是以课堂主持人 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谈话、阐述自己观点的主角。在诊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 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家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理论接受 者转变成一个主动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办案者。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代 理案件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因为有较强的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及参与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经常说的话是: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应当如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的看法”等等, 课堂上不再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这些都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意识。教师 通过角色模拟、互动式、合作式、反馈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的灵活 运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准律师”身份,主动投身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中 去。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特色。

  2、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代理真实的案件。法律诊所是诊所式法律教育

   课程的教学场所。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不同建立起各种类型的 诊所。在诊所中,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直接代理委托人的案件。通过了解事 实、收集证据,运用理论知识,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学做一个律师应 做的全部工作。在与现实的接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制度的理 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法律思维能 力。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从最简单的接人待物、提供咨询开始学习。比如,诊 所学生如何会见当事人?如何培养会见的技巧?在与当事人的第一次会见,是采用 开放式、引导式的提问,还是封闭式的提问?如果是开放式的提问,可以采用“谈 谈事情的经过”、“谈一下你目前的困难”等问题;如果是引导式的提问,可以采 用“你有实际的损失吗?“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损失吗?”等问题。如果是封闭式 的提问,可以采用“有没有签订协议”“当时有谁在场”等问题。学生通过不断 实践,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掌握这几种会见的技巧。

  在诊所中,学生们一起交流办案心得,切磋办案技能、讨论解决案件中的各 种疑难问题,掌握律师执业所需要的各种方法与技能。这些技能在传统法律教育 模式下,即使是在模拟法庭或案例分析这样的课程上,也是很难得到有效训练的。

  因为在这些课程上,案例的选取都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的,事实与证据都被限制 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有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无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很 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律师角色,才能 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 读书